昆山着力提高“红色方阵”科学化水平 助推和谐发展
银财昆山:非公有制经济是江苏昆山的“第一性经济”.多年来,中共昆山市委始终坚持像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样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昆山特色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5月31日上午,“红色足迹 辉煌传奇”采访团走进昆山,探寻昆山市非公党建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中共昆山市委组织部、非公经济工委副书记徐立平向记者介绍说,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昆山全市经济总量的98%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总数从2001年的1100名增长至目前的14166名,全市有1897家非公企业建立了企业党组织,51家世界500强在昆山企业全部单独建立了党组织,“非公企业中,共产党员和党的组织已经成为当地非公企业岗位上最优秀的员工和最可靠的伙伴,是一支有作为、有地位、有影响的‘红色方阵’”.
据悉,昆山市委是这样为“红色方阵”定义:创新要顺势而为,善于把上级决策和本地实际相结合;服务要智勇双全,率先发展必然率先碰到问题,勇气和智慧缺一不可;要以人为本,把党组织的壮大、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
当记者问及“红色方阵”将如何面对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将如何实现工作科学化时,徐立平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将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努力在最富有生机的领域构建最富有活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推进党建活动规范化。抓基本队伍,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鼓励引导他们履行好党组织书记和管理骨干“双重职责”,抓基本阵地。在非公经济组织相对集中区域设立党员服务中心,在较大规模企业中开辟党群俱乐部和“网上党员之家”,抓基本制度。依托企业工会,建立健全党内选举、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和请示汇报制度,设立特别意见箱,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从制度上保证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抓基本活动。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广泛开展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党支部为党员、党员为员工“三级联动服务”活动,通过上级党组织“公转”带动企业党组织“自转”.
推进队伍建设职业化。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干部职业化管理新机制。创新民主选举制度,通过“公推直选”,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实行市场化选派,通过与企业协商,选派党员进企业担任党务干部,逐步推行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一肩挑制度;实行专业化培训;实行民主化管理。
推进党内生活民主化。在最为活跃的经济领域,广泛发扬党内民主,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创新民主选举制度,全市已有232家非公企业以“公推公选”方式完成换届。一些企业还采取“公开竞选”方式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
推进保障体系制度化。昆山市财政每年拨出300万元基层党建专项经费,各镇按照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列支专项活动经费,保障党组织活动进企业,保障党务活动开展。建立激励体系,设立权益保障基金,2010年起,向优秀党工干部发放退休补贴金。建立 “多维”考核机制,尤其注重听取员工和业主对党务干部的评价意见。
据悉,昆山市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要求、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党员的个人追求紧密结合,大力推行“党建影响力工程”,使党建工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在争先创优中扩大影响力。广泛开展“党建示范点”、“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在业主和员工中的影响力。
在深化服务中扩大影响力。以“三级联动服务”活动为载体,凝聚党群力量,共促企业发展。
在推动发展中扩大影响力。广泛开展关键岗位、困难面前、科技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次品、无违章“三有三无”主题教育活动。
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谈及中国应对危机的体制支撑时特别提到:“中国外资最密集的江苏昆山市,一个党组织保一家企业,结果没有一家外资企业关停”.
确实,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非公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但是昆山市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觉行动、主动作为,与企业同舟共济、危中奋进,较好的发挥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昆山市先后出台了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健康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并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其中特别依托企业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党组织稳定一家企业”的要求,建立完善了劳资纠纷预警调处机制,很多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对企业动态做到了“第一个知晓、第一时间参与”,成为联系沟通企业的第一桥梁、矛盾化解的第一方阵。
“广大企业党组织还较好发挥出了组织优势,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帮助企业献计献策、降本增效。”
徐立平同时感慨地说,随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造就了一批“有为有位”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当家人”.
其中,沪士集团党委书记陈惠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凭着对党建工作的满腔热忱,以自己在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党员和员工的实绩赢得了台企老总的肯定和赞誉,成为企业台干和员工的“知心大姐”,她开展党建工作的“融合工作法”得到了苏州市委总结推广,去年被树立为全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典型。
目前昆山市共有73名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其中4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被评为全国劳模,涌现出一批“陈惠芬式”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当家人”.
徐立平表示,党建工作在昆山已经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很多企业主都认为党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一家德资企业的高管说:“党员员工是我们公司最宝贵的人才资源”.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昆山先后获得了许多国家级的荣誉,党建工作“功不可没”.
徐立平最后深有体会地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影响力,关键是要把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与满足党员的个人需求、发挥党员个人作用、体现党员个人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据悉,昆山市一直强化党内的关怀互助。几年来,全市已经解决了1万多名党员就业,为2000多名党员送上了慰问气、水、电。筹资1.7亿元建造的人力资源市场打造了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市场“三场合一”的服务体系。同时还加强了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特别强化了激励保障制度。“我们建立了权益保障、岗位津贴、离职补助、评优表彰等一系列激励保障制度,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解决广大非公党务干部的后顾之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