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债券融资难 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创造政策环境
银财昆山:影响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困难的因素是多元的、复杂的。可以预见,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处境短期内难以扭转。但是,通过民营企业自身积极提高企业实力,规范业务行为,同时辅之以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债务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民营企业的明天会更好。多年以来,融资问题都是民营企业发展无法逾越的障碍,间接融资如此,直接融资亦如此。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尤其是债务融资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偏低的不合理融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民营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所占比重也非常小。据统计,2011年共有257家民营企业共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754亿元,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总发行规模的比例仅为7.4%。
究其原因,既有民营企业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宏观经济环境问题。
一、多数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公司内控制度存在问题。目前,多数民营企业尚未建立完整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家族式管理模式比较普遍,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企业的决策主要依靠企业一把手的个人决定,现代化的内部监督体系没有建立,更容易造成企业经营方针失误,投资风险增大。同时,多数民营企业没有较为长远的战略规划部署,更倾向于采取“游击战式”的经营策略,导致短期化行为严重,不利于企业的连续稳定经营,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和决策风险。在目前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高风险特征阻碍了其债务融资的步伐。
二、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低。由于企业公司治理形式的差别,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建立正规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核算采取的是“包包账”,生活消费开支与生产经营未真正分开,对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管理无严格标准,随意性较大。再加上民营企业信息披露意识缺乏,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甚至空缺,使得投资人难以了解到真实、全面的企业信息。企业和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了投资人对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从目前债券的后续督查情况来看,民营企业问题更多体现在信息披露方面,诸如信息披露不及时,部分信息不准确,同一主体在不同市场披露信息不一致等。
三、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中仍处于劣势地位,盈利能力较弱,缺乏发行债券经济基础。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仍集中在产业链低端,从事初级产品加工、产品代理或代工的企业多,从事新产品研发、品牌创造的少,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大量企业集中在产业链低端,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竞争激烈,进一步压缩了民营企业利润空间。民营企业在整体资金规模提升同时,盈利能力并未有效增加,从而更容易受到宏观环境以及行业上下游经营环境恶化的冲击,这也极大限制了民营企业通过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
四、我国资本市场欠发达,民营企业融资所需基础设施不足。金融市场体系尚待完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仍显不足,比如,可供选择的信用类债券品种不够丰富,债券发行潜在门槛较高,发行方式单一,发行管理制度效率不高等。另外,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缺乏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比如,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民营担保机构数量少,信用担保规模不足;从事承销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适合民营企业的融资工具业务的机构偏少,且积极性不高;缺乏风险偏好型的机构投资者等。
当然,要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既需要民营企业自身规范运作,提高综合实力,也需要政府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平等的政策环境。
首先,民营企业应该逐步健全内部管理体系,规范经营运作行为,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素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应该积极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营信息透明度。同时,民营企业应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在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民营企业应积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加强产品和专利研发,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逐步实现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通过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来吸引更多投资者注意力。
其次,民营企业应该强化信息披露意识,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民营企业要想在债务融资市场“取一瓢饮”,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民营企业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债务资本市场的基本游戏规则和要求,逐步提高对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满足投资者对企业基本信息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信息披露的时间、形式、负责人员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对企业重大事项等及时披露,并保证企业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再次,外部环境方面的优化,需要不断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比如要积极鼓励推进债券品种创新,探索适合民营企业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模式,通过增加市场供给的方式,逐步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选择范围;优化债券管理机制,提高债券发行效率;在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体系的同时,积极鼓励民营担保机构的发展,通过与银行的互利合作,以直接担保或者再担保的形式促进民营企业融资难状况的改善。
最后,可实施差别化的调控和监管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直接融资方面,对于承销或投资民营企业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的金融机构,可在资本充足率、信贷规模等指标考核时予以适当放宽,并允许其优先开展创新业务,以此来调动各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动性。同时,应当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发行债券更大的支持,通过税收优惠或减免、财政补贴等措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
页:
[1]